你好,欢迎访问中国中药材网!

  • 找药材
  • 找企业
请输入药材关键词 请输入企业关键词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从“破界”到“跨界”彭什携手为做大川芎“开药方”

  • 左手德阳什邡、右手彭州敖平,这条宽约4米的产业道,正是成都与德阳两地的零公里处。1月17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行走成都都市圈报道组来到成都彭州市敖平镇与德阳什邡市马井镇交界地带的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万亩川芎种植基地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微风轻拂,川芎嫩叶随风摇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药香。川芎现代农业产业
 
详细说明
 左手德阳什邡、右手彭州敖平,这条宽约4米的产业道,正是成都与德阳两地的“零公里”处。

 

 

1月17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行走成都都市圈”报道组来到成都彭州市敖平镇与德阳什邡市马井镇交界地带的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万亩川芎种植基地连成片,一眼望不到边,微风轻拂,川芎嫩叶随风摇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药香。

 

 

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由两地共同打造,年产川芎量约5万吨,产值超10亿元,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75%以上。

 

 

破界:从“各自为政”到“抱团发展”

 

 

在位于什邡市马井镇的什邡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副理事长曹安随手拿起一块烘干的川芎,向记者一行讲述起合作社的“生意经”。

 

 

该合作社是区域内的川芎种植、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曹安介绍,“2021年是合作社的‘高光时刻’,川芎产值翻倍,销售收入近亿元,每公斤售价在30元上下波动。”

 

 

“这样的收获,是市场行情高涨的‘外因’加上内部抱团发展的‘内因’共同促成的。”马井镇农技干部刘昌海表示。

 

 

马井、敖平两地地域相邻、山水相近、产业相通,川芎均是两地的支柱产业,然而过去却“各自为政”。“规划不统一、技术不统一、品牌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渠道也各不同。”刘昌海说,这就导致两地的合作社及种植户常常相互打“价格战”。

 

 

2021年起,两地携手打造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改变。

 

 

“政府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会,彭州那边的龙头企业都来了,告诉我们,只有按照现代标准化的种植方式,才能保证稳定的品质和价格。”当地的药农李大爷记忆犹新。

 

 

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多管齐下统一标准,如,什邡种植基地参照彭州管理,而彭州川芎下游企业则对什邡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进行收购,“园区+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

 

 

如今,行走在两镇交界的地带,记者见到,两地的村与村之间畅联互通,通村道路正在拓宽,一块“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招牌下,田垄整齐、沟渠延伸……

 

 

目前,两地已形成川芎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加工标准体系搭建,形成内控标准9项,正推进《川芎国家药典标准》《川芎中药装备标准》等标准制定。园区基础设施也同步规划提升,彭州市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什邡市投入3000万元加快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区“七网”配套基本完善。

 

 

让融合更加深入。2021年9月,蓉北乡村振兴(彭什交界地带)协同融合发展管委会、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揭牌,两地在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围绕产业组建联合管理主体,由两地各自抽调人手,各占50%的股份,共同探索“区域共通、产业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园区共营”的发展新模式,集成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川芎全产业链综合示范基地。

 

 

跨界:延伸川芎产业链 推动农商文旅多元发展

 

 

在位于彭州天府中药城的新绿色药业“中药博物馆”,川芎牙膏、川芎洗发水、川芎精油……各种川芎产品琳琅满目。

 

 

新绿色药业药物研究所所长胡昌江谈到,“成都有广阔的道地川芎种植基地,除了川芎饮片、配方颗粒,希望通过不断研发川芎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带动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

 

 

作为上游的生产企业,什邡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在开展相关尝试。曹安介绍,过去,除了川芎的根块制成药片出售给中药市场,叶茎等都只能丢弃,后来,联系专家作指导,合作社先后开发出了川芎酒、川芎茶、川芎鸡多元化产品。

 

 

拓展产业链的步伐迈得再快一点。

 

 

如今,在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办公室内,一张全新的“现代农业(川芎)及新循环经济全产业园”规划图挂在醒目处。产业园共辖彭州、什邡的5个乡镇12个村,在此区域内,规划包括万亩高标准循环种植生产区、院士专家试验示范田、无人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科创孵化中心、智能育苗工厂、川芎文创体验长廊等。

 

 

彭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瞄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目前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明确三条路径。”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首先,打造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天府中药村—神谷·康田里”项目将构建中医药(川芎)博物馆、主题民宿、绿道体系、观景平台等消费场景;其次,打造大地景观带,中医药(川芎)主题产业聚落“七星·泉村”即将投用,百草园、药王溪等优质景观集聚成片;然后,形成“文创企业+文创工坊+农户业主”的康养文创消费体系,通过院落腾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引导农户和企业开办中医药康养民宿、文创工坊、疗养中心等,研制开发川芎特色产品,有效延伸产业链。

 

 

策划 王怀 董世梅 阮长安 李秋怡

 

 

统筹 董世梅 王国平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余如波 蒲南溪

 

 

摄影/视频 德阳观察 王攀

 

 

编辑 熊珮

 

 

校对 黄颖

 

 

审核 黄志凌

 

 

【来源:四川在线】

 
[ 行业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联系方式






 
该企业最新行业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