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
彭州市
谷雨迎春末 绿树已成荫,4月20日上午,在成都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全和彭州市老科协荣誉会长冯跃国、陈德友的率领下,成都市老科协和彭州市老科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和老专家,赴彭州市敖平镇调研乡村振兴及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共商科技支农助农创新发展。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科协副主席于劲松、彭州市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郑贵华、敖平镇党委书记刘汉军,党委副书记陈继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家义和党委委员、副镇长周雪林、副镇长王桂珍等领导参加调研。
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贯彻落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程,在成都、德阳交界地带,跨行政区域统一规划组建的芎稻连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涉及彭什两地5个乡镇12个村,交界地带川芎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约3万吨,辐射带动面积约20万亩。川芎种植产值近8亿元。目前,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被纳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骨干支撑项目,入选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精品示范项目。目前,正加快构筑“区域共通、产业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园区共营”的跨区域发展新格局。
调研考察组一行先后考察了彭什川芎产业孵化园,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川芎科普展览馆以及利用川芎开发的药材等系列产品。
敖平镇镇党委书记刘汉军介绍了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的情况和园区发展规划,表示欢迎老专家入驻园区,开展科技创新帮扶工作,助力园区发展。
在座谈会上,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全交流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体会,表示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技术优势,组织老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为敖平镇川芎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大邑县
4月19日,大邑县老科协科技工作者在中药材协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大邑县荣洋农业发展公司调研,关注中药材产业发展,对该企业进一步增强生产加工经营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和带动农民增收献计出力。
大邑县山丘区是成都市优质中药材资源库,中药材种植面积有10万多亩,各种中药材品质优良,深受客户高度评价,市场前景很好。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车间。该企业有药材基地2400余亩,年生产以三木药材为主的产品1200余吨,年产值6000万元。企业还向当地农民大量收购农家自种药材,安排300余名农民进入种植基地和加工厂里就业,有力地带动了乡村振兴和促进了农民增收。
老科技工作者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中药材协会的作用,加强中药材种植和药材加工的技术指导,抱团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生产体系,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运用现代科技种植技术,不断增加药材产量、提升药材品质;
三是进一步扩大中药材加工生产能力,增加对乡村农家中药材的收购量、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务工,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药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好骨干产品营销规划,打造企业自身的拳头产品,扩大并稳定营销规模;
五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建设中药材科普博物馆和科普研学旅行基地,完善一、二、三全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都市老科协、彭州市老科协、大邑县老科协